冼麗婷|同學,你為何不快樂?
集誌社 The Collective HK 集誌社 The Collective HK
39.4K subscribers
2,339 views
371

 Published On Mar 2, 2024

撰文、聲演:冼麗婷
攝影:張志華
製作:George Lo

(吳大琪曾任資優學苑院長六年,也是香港課程發展議會STEAM教育常務委員會主席。1991年科大創校加入物理系;2000年成為美國物理學會會士;2002年獲裘槎優秀科研者奬;2023年獲特區政府榮譽勳章)


香港學生讀書不快樂?

上周初,一名香港科技大學學生在校內墮樓死亡,留下遺書。科技大學物理系講座教授吳大琪是一位從科學研究走向關心學生情感教育的科學家。記者過去兩年,斷續跟他討論學童自殺及情緒問題。他不是自殺行為專家,但以科大、資優學苑的教育經驗及個人視野,探究香港學生在學習上不快樂的原因。整合紀錄及專訪,會分三篇聲演系列跟讀者分享。詳細文字內容可看《Yahoo新聞》連結。

吳大琪表示,他與合共約 20 名括教授及學生,組成非正式小組,專門關注學生情緒健康問題。他將於今年七月退休,希望把自己相關經驗分享給有心人。

回想兩年前的年二月,在寒冷冬雨下,記者駕車到香港科技大學訪問物理系講座教授吳大琪。當時又凍又濕又要趕時間,香港本來已經灰暗,Covid-19 第五波疫情迅速蔓延,不少人在雙重陰影下度日。教授在遠離人煙的科大宿舍生活,感覺影響似乎較少,我們在科大辦公室談他參與開拓的情感教育科目「Habits, Mindsets and Wellness」。

當時的灰與冷,一直記着。

過去兩年,吳大琪就提到過,中小學到大學的學生自殺及情緒問題已到了警戒線。他同意,要科學化去了解學生自殺原因,除非逐一了解個案,但這是很難做到。另一重要現實是,各方面似乎不太知道應該怎樣做。去年,社會走出疫情,學生自殺問題反而更差,他於去年 11 月下旬,在科技大學校園接受訪問,以冷靜態度回應學生自殺數字上升。

「無奈。我跟人談的時候,留意這個(自殺)問題的人是多了,但大家都不知道該怎麼做。」
他認為處理學童情緒以至自殺問題,第一件事,整個社會要意識問題的本質(aware 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那不是隨便丟少少錢,找幾個社工,或靠一兩個專家去解決的社會問題。如果把問題推給社工或專家,「這種我叫做沒有 aware(意識)the nature of the problem(問題的本質)。」

問題的本質是甚麼?其中之一,是現在迅速變化的科技世代,已為教育帶來結構性改變,新世代充滿焦慮與不確定,是一層一層壓下來,是對學生構成壓力及不快樂的大背景。有關這個參考性討論的詳細內容,可看《Yahoo新聞》連結: https://ynews.page.link/hHYFT 。

關於上周一不幸再有科大學生墮樓死亡,懷疑自殺。吳大琪不就個案評論。科大呼籲情緒受困擾同學,可隨時向學生事務處尋求協助。

防止自殺求助熱線:
防止自殺求助熱線
生命熱線:2382 0000
東華三院芷若園熱線︰18281
明愛向晴軒:18288
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熱線:2389 2222
撒瑪利亞會熱線︰2896 0000
社會福利署熱線︰2343 2255
醫院管理局精神健康專線:2466 7350
政府 24 小時「情緒通」熱線:18111
「情緒通」精神健康支援熱線:18111

show more

Share/Emb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