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當光鏡追上電鏡 | 陳壁彰副研究員、彩虹斑馬魚和牠們的產地 | 陳振輝副研究員、我們為何關心異類?—看待「夜叉」的幾種方式 | 劉瓊云副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Academia Sinica 中央研究院Academia Sinica
99.6K subscribers
49,643 views
0

 Published On Streamed live on Oct 28, 2022

2022中央研究院 院區開放主題科普演講 年輕優秀學者短講

為激發年輕學子們探索科學及人文研究的熱情,今年主題演講首次安排院內年輕優秀學者發表短講,並由廖俊智院長主持。希望讓聽眾在90分鐘內的演講活動,一次獲取數理、生命、人文領域的專業知識。#openhouse #院區開放 #科普演講 #中研院

0:00:00 片頭
0:07:24 廖俊智院長開場
0:10:20 陳壁彰副研究員「當光鏡追上電鏡」Optical Microscopy Meets Electron Microscopy in 3D
0:30:12 陳振輝副研究員 「彩虹斑馬魚和牠們的產地 Fantastic Fishes and Where to Find Them
0:51:36 劉瓊云副研究員 「我們為何關心異類?—看待「夜叉」的幾種方式」Why Care About the Alien Kinds? —The Fantastic Lives of Yakshas

1:14:50 綜合提問

摘要與簡介:
短講一:「當光鏡追上電鏡」
在#光學顯微鏡(光鏡)的應用裡,最終目標就是空間解析度要達到#電子顯微鏡(電鏡)的奈米級解析度。#電鏡 用的波長非常短(小於1奈米),所以其可達到的解析度非常高,可到 #0.2奈米左右;但是電鏡沒有樣品的分辨率,因為無法染色,只看得出原子密度差異,而且冷凍連續切片的方式(ex: Cryo-EM),也讓三維大體積樣品 的建構,更加費力。相對地,#光鏡 可以藉由 #螢光標定,來確認要看的樣品位置,也適合三維大組織成像。因此光鏡 享有在生物研究上的主要地位,但其解析度就是光學解析約200奈米,稱之為「#繞射極限」,侷限了光鏡在顯微影像上的應用。即使有2014年 #諾貝爾獎 得主們在超分辨影像技術的開發,光鏡離電鏡的解析還是有一段距離。團隊利用了 #樣品放大術,在一個維度可放大40倍,體積可放大64,000倍,此技術讓光鏡 #空間解析度 達到將近5奈米,已逐漸接近電鏡水準,還可標示多種顏色。我們更可利用 #層光顯微鏡 及 #樣品放大術 建立一個與電鏡的橋梁,讓光鏡在三維的組織影像,可以有趨近電子顯微鏡的空間解析。

主講人:陳壁彰副研究員 (#中研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
#陳壁彰 2001年自臺灣大學化學系學士畢業,大學專題於 #牟中原院士 和 #陳昭岑教授 指導下,從事 #中孔洞材料 的有機表面修飾的研究,2003年#臺大化學所 畢業,在牟中原老師實驗室研究中孔洞材料的型態變化,隨後為國服務,兵役結束後。於2006年,進入美國 #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化學暨生化系 攻讀博士,於Sang-Hyun Lim教授指導下,從事 #非線性光學顯微鏡技術 (coherent anti-Stokes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 在化學影像上的生物應用。於2011年加入美國 #霍華休斯醫學院 (Howard Hughes Medical Institute)的2014年 #諾貝爾化學獎 得主 #EricBetzig 實驗室,發展「#晶格層光顯微鏡」(lattice light sheet #microscopy )針對快速三維活體螢光掃描,此成果被評為當年度#十大科學突破 及獲得#美國科學促進協會 的紐科姆·克利夫蘭獎(#AAAS Newcomb Cleveland Prize)。2014年起於本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任助研究員,以開發高解析之三維組織成像,利用樣品透化及單分子定位方式,解構果蠅全腦的多巴胺神經細胞,並觀察記憶蛋白在特定神經細胞突觸 上的新生。此層光定位顯微鏡,獲頒2020年第十八屆 #有庠科技論文獎,相關研究工作亦榮獲2021年本院 #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目前研究著重於利用#樣品放大術 將 層光顯微鏡變成 電子解析之光學顯微鏡。

短講二:「彩虹斑馬魚和牠們的產地」
動物再生的過程,有成千上萬不同種類的#細胞 參與其中,這些細胞各自可以進行增生、移動、分化、轉化、或改變形狀大小。這些動態行為的排列組合,在巨觀的尺度下,讓複雜組織的再生成為可能。因為研究工具的限制,科學家目前對個別細胞在個體的層級,如何一起合作完成再生的過程仍然了解的很少。我將介紹我們 #實驗室 如何利用「#彩虹斑馬魚」繪製#細胞與個體 層級的「#再生藍圖」,以及追求此一研究方向所帶來的一些意外發現。

主講人:陳振輝副研究員 (#中研院細胞與個體生物研究所)
#陳振輝 於2016年加入本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其研究領域為 #再生生物學 與 #發育生物學,並曾獲得本院 #前瞻計畫 與 #國科會優秀年輕學者 計畫研究補助。其研究團隊致力於探討脊椎動物的再生能力。他們利用斑馬魚作為模式生物,開發新型的細胞標誌工具和影像平台,並結合大尺度、多維度的細胞行為分析和遺傳學方法,專注在從個體的角度系統性地解構再生反應的細胞和分子機制。實驗室的長期目標是發展、應用其 #基礎研究 的成果,增強人類組織和器官的再生能力。其研究團隊意外發現一種獨特的細胞分裂方式—「#無合成分裂」,於今(2022)年5月登上知名國際期刊#《#自然》(#Nature)。

短講三:「我們為何關心異類?—看待「夜叉」的幾種方式」
「#夜叉」一詞,往往扣連凶惡鬼怪的形象。這個形象背後,其實有個漫長的發展史:夜叉從早期印度的自然信仰,融入佛教 #神話 體系 成為「#天龍八部」中的護法,再進入中國成為蠻夷、鬼類的代稱。然而,#中國文學 中的夜叉並不總是凶惡。清初蒲松齡《#聊齋誌異・#夜叉國》一篇,重新想像一個遭遇船難漂流島上的中國南方商人,如何與一「夜叉」女子組成「混血家庭」,他們的子女又如何利用自身的「雙語」能力,周旋於兩種文化之間,寫成了一個離散、再團聚的故事。透過追溯「夜叉」在中印文學文化中的形象變化,分析《聊齋誌異・夜叉國》,我們將一起觀察,人類 #歷史 上幾個遭遇「#異類」的時刻,過程中複雜的心理樣態以及 #文化流動 互滲的過程,同時反思「我族」與「#他者」、人類與異類的界線,探索化恐懼驚疑為包容理解的可能。

主講人:劉瓊云副研究員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劉瓊云 為國立臺灣大學中文、外文系雙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碩士,#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博士 。曾受邀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授課,#哈佛燕京學社 訪學,為2019年 #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 得主,現為本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興趣包括 #明清文學、#神魔敘事、歷史記憶、書籍文化、異域知識與想像等議題。著有〈聖教與戲言—論世本《西遊記》中意義的遊戲〉、〈帝王還魂──明代建文帝流亡敘事的衍異〉、〈妖魔、動物、精怪──《醒世姻緣傳》中的記惡書寫〉、〈神魔傳統遇上海外知識──《三寶太監西洋記》中的世界、敘事與想像〉、〈我們可以從明代道德故事類書中讀出什麼?──知識編輯、文化網絡與通俗忠觀〉、〈異類如何成為親人?——從《聊齋誌異・夜叉國》出發的思考〉、“Embodied Virtue: How Was Loyalty Edited and Performed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等中英論文十數篇。

show more

Share/Emb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