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华人还要华人的华人,与暹罗马来文化完美融合 —— 吉兰丹土生华人 (Peranakan Cina Kelantan)
胜君 | SHENG JUN 胜君 | SHENG JUN
3.11K subscribers
76,526 views
948

 Published On Jul 24, 2021

影片参考:
1. Astro My Roots 2007- Sabak Kelantan 高脚屋上的农历新年(吉兰丹土生华人)
   • Astro 2007- Kota Bharu, Kelantan Pera...  

2. 《世界一周》 吉兰丹土生华人
   • 《世界一周》 吉兰丹土生华人  

3. 启航精华篇:土生华人篇
   • 启航精华篇:土生华人篇  

4. Thai rice salad recipe khao jam (nasi ulam ala Thai)
   • Thai rice salad recipe khao jam (nasi...  

5. 你不知道的吉兰丹华人游神
   • 你不知道的吉兰丹华人游神  


1. 形成
历史文献没有没有告诉我们华人到达吉兰丹准确的年份,不过在Gua Musang的有一间古庙,里头的有个香炉写着“大明朝宣德制”,宣德就是中国明朝(1426年-1435年)。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在大约590年前,也就是马六甲王朝建立初期,华人已经来到了马来半岛,特别是吉兰丹州。
当时吉兰丹华人有3个群体,城市华人,Gua Musang 的客家人,以及生活在沿海的华人,他们就是形成土生华人独特文化的群体。
1909 在《曼谷条约》还没签定以前,吉兰丹属于泰国的领土,之后才割让给英国,成为马来半岛的其中一个州属。 居住在沿海的华人大多数和暹罗女子通婚。所以,土生华人的文化就是融合华人、暹罗人和马来人的文化。

2. 语言
原始土生华人的特色就是他们不会说华文,不能能说一口非常流利的吉兰丹马来语。日常生活就是福建话+台语+丹州马来语 3 in one
早期,居住在沿海的华人大多数和暹罗女子通婚后,开始形成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化。他们多数来自福建,因此主要词汇依然沿用漳州闽南语,可是却受吉兰丹马来话的句法结构影响,并且大量向马来话和泰国话借词,因此形成独特的“甘榜福建暹”的语言。
比如
闽南话的“我也要去”,土生华人语言是“wa be ki juga”或者“wa be ki mang”
就是“我也要去juga”或者“我也要去mang”

还有一个吉兰丹福建话特设,就是当福建话尾音是“ua”或者“ue”的时候,吉兰丹华人都会发“uai”
比如:电话

1. 建筑特色
目前,吉兰丹的甘榜巴西巴力(Kg. Pasir Parit)是吉兰丹土生华人最大的聚居地,约200户人家。吉兰丹土生就住在马来风格的木屋或者高脚屋里。渐变如此,你还是能够分辨得出哪一户人家是华人。因为老一辈的土生华人虽然不暗中文,他们对中华文化还是非常执着,屋子大门的两侧一定有春联,天花板永远挂着红灯笼。

2. 宗教
吉兰丹土生华人的信仰有非常浓厚的中华气息,参杂着佛教,道教和华人民间信仰。
进入大门后就是祭拜祖先和神明的神台。土生华人非常坚持拜祖先,拜神明,怎么供奉祖先,祭拜什么食物,种类,数量,都非常讲究。
居中的神坛会印有一个大大的“神”字 ------ 人人都烧香拜这个“神”—— 没有任何的雕像或者画像,这里人人都这么拜。他们都会说,在以前,长辈人时时都会叮嘱他们,一定要天天拜神
每年农历新年的尾声 —— 吉兰丹土生华人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抬轿过火仪式,绕境游行。在游行路线内的家家户户都会开坛供奉水果,烧香烧金纸迎接神轿的到来。也有人会利用椰叶和金纸弄成火堆,让抬轿队跃过,寓意消除厄运,往后的日子如熊熊烈火一样,越烧越旺!

3. 服装
相较于baba nyonya,吉兰丹土著华人的传统服饰比较简朴,据我在网上看到的照片,男女一般简单的上衣、花衣+穿Sarong。闲暇时光,我们都喜欢席地而坐。
4. 食物
土生华人有继续保留华人的传统饮食,比如:端午节的时候吃bakchang(肉饺子),中秋节吃月饼,婴儿满月吃黄糯米饭和红鸡蛋(telur merah),冬至吃'e汤原,重大节日比如农历新年或者祭祖的时候就会准备 “ hong bak”(扣肉、封肉)。
当然,他们也有自己钟爱的泰国传统佳肴,像是“Khao Jam”青叶饭。青叶饭需采用多种草药烹制,盛盘的时候把青叶饭放在中间,饭的周围就放各式各样的生蔬菜

所谓入乡随俗,经过这上百年的传承,吉兰丹华人都习惯用手抓饭吃。


近20、30年,吉兰丹土生华人文化,因为现在化,年轻一辈移居他州、中文教育以及婚姻等外在因素,慢慢融入更大的大马华社群体文化,保持着纯正生活习惯土生华人也越来越少。

吉兰丹土生华人文化就是马来西亚的文化瑰宝,它象征着民族之间互相融合,但内心对中华文化的执著,在几个世纪以来,从未减少

show more

Share/Emb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