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 【二進宮】 李和曾 楊博森
richard1298 richard1298
50.2K subscribers
55,270 views
193

 Published On Jan 24, 2010

李和曾,男,京劇老生。北京人。

他出生在一個貧苦職員家庭,幼年只念過兩年私塾,9歲考入中華戲曲專科學校,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開始登台是跟著程硯秋在《汾河灣》和《三娘教子》等戲中演娃娃生,他曾專工二路老生。天津中國大戲院落成,中華戲校老生演員王和霖變嗓,就由李和曾接替,從此開始唱正工老生。他天賦條件好,學習又刻苦,當時高慶奎在校任教對他十分器重,經常進行個別輔導,甚至通宵達旦,一出一出的教,一字一句的說,一招一式的練,在老師的精心培育下,進步很快。 1939年,他出科後不久,正式拜在高慶奎門下。高對他的演出劇目一一調理,要他把自己的藝術充分繼承下來。經過大約兩年的時間,李和曾不負所期,真正成為了高派的優秀繼承人。他經常在京、津、滬、魯、冀搭班演出,以高派的《轅門斬子》、《斬黃袍》、《斬馬謖》、《碰碑》等響譽南北。 1945年他到了晉冀魯豫根據地加入民主劇團,演出受到熱烈歡迎,中國共產黨七屆二中全會期間,他們劇團還曾到西柏坡為黨中央演出(1981年他還曾率團到冀南演出過,仍然受到當地老百姓的熱烈歡迎,場場爆滿)。

建國後,他任戲曲改進局京劇實驗一團副團長,1954年同李少春、袁世海等赴港澳、印度、印尼、緬甸等地區演出獲得好評。 1955年1月中國京劇院正式成立,李和曾任二團副團長(後為團長)。 1956年隨梅蘭芳到日本演出訪問,以後還曾到英國、蘇聯、東歐各國演出。 1961年他又拜周信芳為師,在表演藝術上得到新的提高。他沒有門戶之見,在掌握高派藝術的基礎上又兼修麒派,表演上既有高派激昂高亢的風格特色,又藉鑑麒派的渾厚灑脫的藝術特點,其表演魅力更加成熟完善。

李和曾有一條好嗓子,高、厚、寬、亮,音色別具一格,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花甲之年,仍然是滿宮滿調。 《逍遙津》劇中,一句[二簧導板]父子們在宮院傷心落淚,唱的高下起伏,波瀾跌宕,大氣磅礴,動人心弦,將漢獻帝一腔的悲憤傾吐的淋漓盡致。李和曾在新中國成立後演出了許多劇目都有所創造,在推陳出新方面,做了許多嘗試,誇張、奔放、激躍、委婉,一系列的成熟的,富有特色的演唱技巧,發揮了高派擅長演悲劇的特長。他的代表劇目有《逍遙津》、《哭秦庭》、《贈綈袍》、《轅門斬子》、《斬黃袍》、《斬馬謖》、《李陵碑》等。新編劇目有《朱仙鎮》、《三打祝家莊》、《生死牌》、《摘星樓》、《孫安動本》、《智斬魯齋郎》、《闖王旗》和現代戲《白雲紅旗》、《節振國》、《詹天佑》等。親傳弟子有辛寶達、倪茂才等。

李和曾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出生:1922年2月11日,農曆壬戌年正月十五日
逝世:2001年1月19日,農曆庚辰年十二月廿五日


楊博森,男,京劇淨角。

裘盛戎先生親傳弟子。其徒有:楊燕毅、崔月、方旭、王博、楊東虎等。

show more

Share/Embed